对于第一次接触商标注册的小白来说,如何选择45项大类别以及上万项的小类目,往往令人头大。很多人因为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在商标注册类别的选择上就耗费了大量的时间。
在45 大类商标中,商品商标有34类,服务类商标有11类,其中更是包括了一万多个商标和服务项目。那么在注册商标时该选择合适自己商标的类别呢?
1、明确注册商标的所属行业。
商标注册人首先要搞清楚,申请注册的商标所在的行业,是服务还是商品。45大类中1-34类属于商品类,35-45则属于服务类。如果你家开的是理发店就选服务类,如果开的是早餐店就选商品类。
2、判断核心类别的选择。
当确定好注册商标的所属行业后,我们再来筛选核心类别。所谓核心类别就是指与注册商标最匹配的大类。例如出租车、代驾、滴滴,首先判断为服务业,也就是选择范围固定在35-45类,然后在这几个大类之间选择一个最符合的服务类别,第39类,其明细为:主要包括将人、动物或商品从一处运送到另一处(通过铁路、公路、水上、空中或管道)所提供的服务和与此有关的必要服务,以及货栈或者其他建筑物为便于看管、保存商品所提供贮藏的服务。确定好大类后,别忘了还要选择小类。根据相应特征选择符合需要的小类,在小类选择中,如果选项超过10类需要额外支付。
3、未雨绸缪,提前注册与未来发展相符的类别。
注册与现阶段主要发展方向的相匹配的商标类别后,往往可以同时注册与未来发展方向相关的商标类别。企业或个人有了明确未来发展方向,而这个方向与现阶段主要商品或服务有所拓展与延伸时,可以提前注册与之相关的商标类别。这样不仅可以在不同的领域继续使用已经成熟的,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标,还可以避免日后自己的商标被他人在不同的领域抢先注册。
商标分为45个大类和若干小类,选择小类的时候注意以下原则:
一、千万不要误选核心类别,亦不要冷落与自身业务密切相关的周边类别
二、准确把握类似商品和服务的判断方法,切勿遗漏关联类别、关联群组,不同类别的商品/服务(也俗称为小项)之间原则上不类似,不同类似群组的商品/服务之间原则上也不类似,但是:有原则就有例外。
第一, 跨类别保护通常仅仅是驰名商标才能享有的特殊待遇。但是,需要警惕,某些类别的部分小项,与另一类别的部分小项,进行交叉检索;换句话来说,它们是竟然是类似的。
第二, 原则上,同一个类别之下不同群组的小项之间,是不类似的。但是:某些群组之间进行交叉检索;某一群组当中的某一个小项,与另外一个或者若干个群组的全部或部分小项类似而进行交叉检索。
第三, 原则上,每个群组是一个单独的小项集合;但是,某些群组被划分为多个部分或段落的,而这些部分或段落之间的小项,却是不类似的!
第四, 所以,在同一个群组的商品/服务小项之间,未必都是类似的;同理,虽不在一个类似群组的商品/服务小项,未必一定不类似。凡事皆有例外,而这种例外,在区分表当中很常见。若不认真研读区分表,是很难发现的,很容易被遗漏。
三、不要选用外延过于宽泛的商品/服务小项:量体裁衣
大部分群组之下会有许多个小项,每个小项之间虽然名称不同,但却有规律可循:总有那么一个外延最大或较大的概念。
然而,最大的也未必总是最好的:保护范围大,固然是好事,但也容易与在先商标撞车。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划分为一个段首、下分多个部分的群组:各个部分之间小项不类似,但是段首的小项与各个部分的小项却又类似。
四、不要被300元、10个小项的标准官费限制而误导
商标申请官费一降再将,最新的标准官费仅为人民币300元,限定10个以内的小项。由于商标代理行业内某些机构不规范的宣传,导致相当多的申请人误以为每个类别最多只能选10个小项。
在某些类别,由于少于或等于10个类似群组,每个群组选一个或多个,确实是可以做到10个小项,就基本上能实现覆盖的目的,比如第14类“珠宝首饰”、第18类“皮革及其制品”、第33类“含酒精的饮料”等。
大部分类别之下均有超过10个类似群组,所以当实际真正所需小项确实超过10个,需要多付几十元或几百元官费时,就该为此进行支付,否则嗣后回头再补救时,原本应多付的费用根本就不值一提。
但是,另有部分申请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必须每个群组选择一个。
五、密切关注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的更新:查漏补缺
新科技新事物层出不穷,区分表更新频率达到了几乎每年一次。每次更新,都会删掉一些、新增一些、改名一些,某些小项从这个群组移到了另一个,某些原本不类似的小项被揉到同一个群组变成类似,而某一个群组中的多个小项则直接被打散分到其他若干个群组变成不类似。
六、不宜选择过多小项:避免与在先商标撞车而久久无法核准注册
接续以上所述,通常来说应当多选小项,以便尽可能覆盖现有业务领域、将来可能拓展的方向、阻挡他人别有用心的恶意申请。但是,凡事皆有两面:针对核心和重要的商标,尤其是对于亟需尽快获得商标核准注册的初创型企业来说,尽量先选定已有业务领域的对应小项提交申请,不宜将网撒得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