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经贸环境变化等叠加影响,我国对外贸易仍保持稳定增长,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容忽视的是,在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在知识产权领域面临的阻力也逐渐增多。近日,瑞幸咖啡在泰国的商标纠纷引发广泛热议。中国企业在海外打假未果,反成被告。[1]这一事件折射出中国企业海外商标维权的困境与无奈。
一、中国企业海外商标纠纷现状
(一)知名品牌在海外被抢注商标
随着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提升,中国的知名品牌在海外被抢注商标的现象时有发生。2022年,中华商标协会对313家会员企业进行商标国际监测发现,有22家知名企业的商标有被抢注记录。[2]同时,中华商标协会针对国内9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在194个国家和地区的商标情况进行调查,发现152件疑似抢注商标,在东南亚和南北美洲等被抢注的现象尤其突出。[3]从整体看,中国的知名品牌在海外被抢注商标的数量居高不下。从抢注者的身份看,中国企业的合作经销商、部分外国留学生和务工人员往往存在较高风险。瑞幸咖啡在泰国遭遇的商标纠纷并非偶然,企业应提高警惕。
(二)中小企业频繁遭遇海外侵权纠纷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时常遭遇海外侵权纠纷,在发达国家或地区尤为突出。例如在德国,2022年6月,奥迪在慕尼黑地方法院指控蔚来汽车商标侵权。2023年1月,法院一审判决蔚来汽车侵权行为成立,责令蔚来停止在德国销售。在德国的各大展会,也时有中国企业因商标侵权而被海关执法或者被法院颁布临时禁令。在美国,中国企业涉及的商标诉讼案件持续增加,近5年的案件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2022年涉案的中国企业达到8545家次,是2018年的十多倍,中小企业在其中的占比最高。需注意的是,近5年数据显示,在超过95%的案件中,中国企业都是以被告身份出现,2022年中国企业作为被告比例超过98%,这意味着大多时候中国企业处于被动应对的局面。在这些案件中,60%以上的中国企业都选择了不应诉(见图2)。2022年,中国企业缺席比例达到74.6%。在这种情形下,这些企业直接会被美国法院以缺席判决方式判决败诉。企业消极应对,意味着将前期辛苦开拓的市场拱手让与他人。
(三)跨境电商逐渐成为海外商标纠纷高发领域
2022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规模达15.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6%。中国企业在ebay、Wish、速卖通、亚马逊等跨境电商平台的身影非常活跃。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商标纠纷数量的不断上升,而美国更是重灾区。2022年,中国企业在美跨境电商商标诉讼案件达到514件,占全部案件71.6%。[6]相比于一般诉讼,跨境电商案件中企业往往被批量起诉,例如,在某品牌的一次反假冒诉讼中,中国境内的被告就有1549名(按网站和电商平台账户计算),法院缺席判决了2亿美元的赔偿金。[7]美国法院在这一类案件中,倾向于颁发临时禁令(TRO),直接冻结涉案企业的电商平台店铺和支付账户。中国企业缺乏经验,又怠于应对,往往导致账户中的全部资金被执行。部分美国律所甚至以此为业,典型的如Greer、Burns&Crain,主动找权利人签订合同,在各大跨境电商平台上进行“撒网式”“套路式”维权,获得判赔后再与权利人进行分成。中国企业深受其扰。这些律所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导致纠纷高发。
二、中国企业应对海外商标纠纷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一)各国的法律规定和维权环境复杂
商标的权利行使受到地域的限制。商标只有在某一国家获得注册,才受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不同国家商标方面的法律规定并不相同,例如,我国商标保护适用“注册优先”原则,而美国则坚持“使用优先”原则。对于未注册商标是否能获得有效保护,各国实践也有所不同。瑞幸咖啡近期在泰国的商标纠纷中,因为泰国企业率先注册了相关商标,中国企业想要维权,必须主张泰国企业存在恶意注册行为,或者申请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从泰国的案件实践看,中国“瑞幸”的相关主张并未被当地行政部门和司法机关采纳。而在一些案件中,也不排除当地相关部门有地方保护的问题存在。中国企业在不同国家维权往往还受到程序和语言方面的限制。从程序来说,一旦进入立案环节,中国企业往往要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组织力量,收集证据,短期内压力很大。从语言来说,在海外维权,需要用非母语进行各种专业沟通,不仅对接效率低,还可能因沟通表达上的误会导致不必要损失。
(二)企业自身海外维权的意识和能力不强
中国企业参与进出口贸易的数量逐年增加,但其中有不少企业对知识产权工作仍不够重视。在商标海外维权方面,出于成本控制考虑,很多企业并没有将商标工作放在战略高度去推进,缺乏专门的内设机构或者专业的人员去处理商标海外申请注册、纠纷解决等一系列事务。部分企业不清楚商标的地域性特点,误以为在国内注册了商标,就能在海外畅通无阻,自己的商标被他人在海外抢注,企业还茫然不知。由于缺少商标风险预警和防控的基本理念,既未对自身品牌进行海外商标布局,又未针对性地对国外商标情况进行调查,在产品销往海外之前未开展任何商标风险隐患排查,也未主动与海外代理商签订商标保护相关条款,一旦遇到纠纷就陷入疲于应对的局面。在跨境电商平台进行销售的一些中小企业,由于其属于经销商而非制造商,在向制造商批量购进产品时,忽略对商标权的了解,在合同中也未约定双方的责任义务,无形中将商标侵权风险转嫁于自身。当然也有一些企业,存在“傍名牌”的想法,心存侥幸地使用与他人相同或近似的商标,遇到权利人起诉后不得不打道回府。
(三)海外商标维权成本高导致企业难以承担
对于海外商标保护意识较强的企业来说,在海外进行商标布局以及维权的费用较高,给企业带来很大压力。以商标申请为例,东盟国家的商标机构的代理费用大都在8000元以上(不包括官费、检索费、翻译费),如果通过马德里体系申请还需支付额外费用。在发达国家所需费用更高。如果处理商标侵权纠纷,国外律师往往采用计时收费方式,美国的普通律师收费约在3000元人民币/时,英国普通律师收费约在4000-5000元人民币/时,知名律师收费更高。在英国、德国等国家,一旦败诉,还需承担对方的律师费用。一件商标侵权诉讼案从立案到审结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时间,企业需要准备数百万人民币乃至更多的费用。面对天价的维权费用,企业经过权衡利弊,往往不战而退。放弃通过法律途径救济,同时也意味着放弃了相关国家市场。
三、关于加强中国企业商标海外维权效果的建议
(一)政府层面整合资源强化指导
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已经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后续建议进一步整合各地区各部门资源,加强对企业的维权援助指导。具体包括:持续完善海外维权援助工作体系,更好发挥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和各地方分中心的作用[8],提供更专业高效的指导服务。针对与瑞幸咖啡类似的情形,探索建立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对话协调机制,通过政府部门间对话,推动解决中国企业遭遇不公平对待或地方保护的问题。强化海外信息资源供给,更及时地发布重点国家商标法律修改和政策环境变化信息。针对东南亚等重点区域,补充更新海外商标维权指南,为企业指引方向。继续鼓励商标海外侵权责任险等保险业务的落地,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设立海外商标维权援助基金,帮助企业降低维权成本。
(二)协会层面加强协调形成合力
协会是政府和企业间的重要桥梁,在帮助企业加强海外商标维权方面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中华商标协会专门成立了商标海外维权工作委员会,通过发布年度国际商标监测预警报告等方式,给企业提供预警;汕头市澄海玩具协会组织企业集体维权,在智利成功拿回全部被抢注的商标等。后续建议各相关协会进一步加强工作协调,形成海外商标维权合力。具体包括:加大对会员企业的宣传培训力度,将商标海外维权作为日常培训内容列入培训计划。提升企业海外商标布局和保护意识,建立所在行业的海外商标风险防控机制,监测会员企业已进入或即将进入的目标市场国的商标注册情况,持续发布行业内的商标海外风险预警报告,帮助企业提前作好应对。一旦遇到企业发生商标海外纠纷,协会要通过座谈、调研等方式及时了解企业商标维权诉求,协调专业机构和专家参与处理,必要时将情况上报给相关政府部门,给予企业必要的支持。对于涉及多家企业的商标纠纷,要组织企业进行联合应对,提升应对效能,分摊单一企业的经济压力。
(三)企业层面练好内功提升能力
企业是商标海外维权的直接主体和核心力量,要按照企业海外发展规划和市场开拓计划,不断强化品牌保护意识,进一步练好内功,提升海外商标维权能力。具体包括:从企业管理层入手,全面提升对海外商标维权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条件的企业应尽快成立专门负责商标业务的内设部门或者确定专人负责,部分小微企业可以通过托管等方式,请专业服务机构对商标进行管理。企业每年需预算专门资金,用于商标海外布局、维护、维权等支出。考虑在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下,建立自身的商标品牌发展战略。商标工作部门要与市场规划部门做好联动,实现商标在海外的前瞻性布局,尽量避免被他人抢注后,再去应对处理的情况。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去除“傍名牌”“搭便车”思维,尊重他人商标权,主动了解同行的商标布局情况,以免卷入侵权纠纷,既花费时间精力,又影响企业的良好商誉。在各类生产销售合同中,明确商标相关的责任和义务,降低发生风险可能性。当遭遇海外商标纠纷时,要冷静分析,理性应对。不经分析直接放弃维权是最下策。这样的做法不仅导致短期内的经济损失,还会影响长期合作伙伴和市场份额。要听取专业机构的意见建议,并及时向相关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寻求指导,综合研判后选择合适的应对策略。总的来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尽快建立一套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协会参与的海外商标维权工作机制,不断强化海外商标维权意识,帮助企业形成事先预防、事中应对、事后总结的良性循环,必将助力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赢得更强的竞争力,助推中国品牌更好地走向世界。